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已连续18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在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方面,只在11月5日等量续作了4035亿元MLF,未净投放任何资金。
由于每月中旬往往存在税期高峰等流动性扰动因素,所以近一两年来,央行逆回购操作便逐渐形成了月初月末“蛰伏”,月中重启并持续开展操作的规律。但11月2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在11月15日的公告中,央行还表示,受税期、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到期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有专家分析,央行在公开市场表现得如此“气定神闲”,主要是由于今年4次定向降准后,市场资金面总体较为宽松,机构融资需求可以从市场上得到较好满足。同时,近期除了少量国库现金定存之外,公开市场基本无到期压力,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市场资金利率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短期市场资金利率近期均有所下跌。11月21日,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报2.5790%,下降3.0个基点;7天Shibor报2.6560%,下降0.9个基点。
还有分析认为,央行捂紧“钱袋子”也是出于中美利差倒挂现象考虑。自11月8日1年期中美利差跌落负值后,该利差已连续多个交易日维持倒挂。11月19日短端中美利差更是跌落为-15基点,而10年期中美利差目前仍维持在30基点左右的较低水平。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持续收窄乃至倒挂的中美利差对于吸引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形成了负面影响,10月境外机构减持人民币债券便是例证。同时,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我国资本流入、外汇供求状况,为后续人民币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
因此,考虑到稳定汇率与外汇储备的需求,央行此时保持定力理所应当。分析认为,未来央行不会大幅放松货币政策,预计将继续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流动性平稳,并加强逆周期调控,维护跨境资金流动的稳定均衡。
总体上来说,市场资金面延续合理稳定可期。进入11月下旬后,财政支出有望逐步增多,可形成流动性供给,对冲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