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门槛降至1万元变得更加亲民的同时,也在去刚性兑付。在此情况下,银行理财能力也成为投资者们在进行选择时,颇为关注的领域。
■本报记者 吉雪娇
今年三季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明确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降至1万元。分析人士认为,投资门槛下调后,银行理财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将有所加强,规模将有所增长。
但需要关注的是,银行理财在更加“亲民”的同时,也在面临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随着“去刚兑”的持续,银行理财已不再“稳赚不赔”。在此情况下,银行理财能力也成为投资者们在进行选择时,颇为关注的领域。
规模面临小幅收缩
受监管政策影响,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增速明显放缓,保本理财、短期封闭式理财均有较大程度压缩。据普益标准数据,第三季度,403家商业银行季末存续117579 款理财产品,较二季度减少9070款,环比下降7.16%,存续规模估计为29.48万亿元,环比增长1.32%。
具体来看,三季度全国性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2867款,环比减少9.59%,存续规模为23.51万亿元,环比增长 2.36%,同比增长4.36%;城市商业银行存续数量为35445款,环比减少4.87%,存续规模为4.52万亿元,环比减少1.98%,同比减少1.36%;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存续数量为29267款,环比减少5.32%,存续规模为1.45万亿元,环比减少4.32%,同比增长7.87%。
那么,各家银行在理财能力方面表现如何?据普益标准近日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8年 3 季度)》(以下简称 《报告》),三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其中,兴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的作风,均衡发展,各考核单项均位居前列;工商银行在保持自身理财存续规模总量依旧处于高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理财产品质量,加强风险管控,以保障顺利完成转型;中信银行则在净值化转型背景下,为满足客户更加多样化的理财需求,不断创新产品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全国性银行综合排名前十强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的比例为8: 2,与二季度相比国有银行数量有所增加。
信披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具体到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收益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及信息披露规范性等方面,《报告》显示,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渤海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其中,渤海银行理财产品仍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核心,且其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在同类产品中表现优秀;建设银行则预期收益型产品与净值产品收益水平均靠前。
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风控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魏骥遥指出,从三季度全国性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来看,在更为完善的业务流程及更为强大的投研能力支撑下,全国性银行相对于其他类型银行仍保持明显优势。同时,自三季度监管层加强对于销售层面乱象的整治以来,第二、三季度全国性银行未曝出明显的风险事件,凸显在监管环境持续收严过程中,全国性银行积极应对的态度。
相较而言,魏骥遥认为,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与全国性银行仍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前中后台设置的完备程度及风控流程及手段两个方面。“相比于全国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在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在风控制度搭建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一方面配置专业风险管理人员是提升风控水平的基础;另一方面,关键岗位和制度的缺失极大地提升了操作风险。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培育全类别资产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资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商行在人员配置和风控制度搭建方面投入的不足,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根据理财新规要求,进一步区分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且公募信息披露更加严格。从信息披露规范性来看,三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并列第2)。
魏骥遥指出,三季度全国性银行继续保持自身在净值披露方面的优势。具体来看,预期收益型产品中,全国性银行在产品运行信息披露中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但产品发行和到期信息披露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净值性产品信息披露总体则保持较高的水平,且各家银行披露质量差异较小。“考虑到未来产品净值化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全国性银行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也侧面反映全国性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