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詹丹晴)5月1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底捞”)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次日,海底捞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01579.HK)应声大涨,截至收盘,报12.420元,涨幅达到11.89%。
根据招股书,海底捞营业总额连续三年上涨,由2015年的57.5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06.37亿元 ,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5.9%。海底捞主要业务包括餐厅经营、外卖服务、销售调味料及食材三部分。2017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为103.88亿元,其中外卖业务营收2.19亿元,销售调料及食材营收3031万元,净利润11.94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36.2%。
食品安全成最大考验
目前海底捞拥有及运营的餐饮数量达到320家,服务的顾客超过1亿人次,2018年计划开设180家至220家新餐厅,并加大智能厨房、智能存货管理、提高等候区体验等方面的投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海底捞如果成功上市,对它的管理、整个质量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食品安全都将提出巨大的挑战。
2017年8月,海底捞被爆出后厨老鼠乱窜、拿食客使用的锅勺清理下水道、水果长虫等一系列食品负面问题。海底捞在招股书中表示,“质量控制体系任何重大失误或缺陷或会对我们的影响、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断有餐饮企业冲刺A股或港股上市,不过目前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十分稀少,只有广州酒家、西安饮食、全聚德,在香港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也屈指可数,有呷哺呷哺、小南国、味千、唐宫中国等。
餐饮企业IPO之路曲折
不少餐饮企业冲关上市却铩羽而归。就在今年5月8日,九毛九确认终止IPO。除了九毛九外,餐饮企业俏江南、净雅、嘉和一品就曾冲刺上市失败,狗不理多番筹备IPO遇阻后转战新三板才成功挂牌。
朱丹蓬表示,“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的情况下,餐饮行业上市最大的挑战是整个供应链、运作链运行比较复杂,单店的把控难度大,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餐饮企业现金交易多,消费者索要发票的比例不高,这使得其财务不明晰、税务监管难,对上市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