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CNNIC在北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说,城镇化持续推进,特别是4G推出、3G普及、移动设备和无线应用下乡等,极大促进了农村网民,尤其是农村手机网民增加。农村网络市场将成为互联网发展主力。
过去一年,华为、TCL等多家手机厂商推出了价格相对低廉的智能手机,旨在瞄准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而4G牌照发放后,不少手机厂商加快抢占市场的步伐,纷纷表态将配合4G终端市场推出更多“价格亲民”的4G手机。同时,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还就终端销售签署了渠道战略合作协议。
“这些都将带动农村网络市场迅速发展。”高新民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比例减少,但中国网民中的农村人口比例增加,足以说明互联网在农村普及速度之快,农村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增长动力。
“网络上什么信息都有,让我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鲜事”;“网络很神奇,问它什么就告诉你什么”……西藏拉萨达孜县德庆镇德庆村的村民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网络的“厉害”。
网络的普及不仅拉近了农民与世界的距离,也在悄悄撬动着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格局。
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的湾头村就是名副其实的“淘宝村”。村里草柳编技艺代代相传600多年,目前有上千户农民专门从事草柳编制作和销售。这些精美的家居产品通过村里500多家网店走向全国各地,土手艺如今成了“香馍馍”。
阿里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已有20个“淘宝村”,网店总数约为1.5万家,带动6万人直接就业。而“淘宝村”的重要指标是,网商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且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报告指出,“淘宝村正在成为改变中国农村未来的新兴力量”。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表示,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农民和经销商、百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缺陷,让他们找到对接市场、探求需求的突破口,也让很多传统工艺走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局,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网民规模增长有限,但手机上网依然是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据CNNIC统计,去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
报告还显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例如,截至去年底,中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83.8%。
同时,2013年中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5个小时,相比2012年增加了4.5个小时。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说,手机上网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增长,正成为拉动信息消费的重要引擎和基础平台。
刘冰说,在4G的高速带动下,2014年,包括手机视频、移动商务等在内的许多移动应用都将迎来突飞猛进发展,移动互联也会逐步覆盖生活各个角落,并将辐射价值万亿的产业链。
CNNIC成立于1997年,主要负责国家网络基础资源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承担相关技术研发,并致力于开展互联网发展研究。